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事关高校及全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局。十一年来,我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创新思路、改进方法,从五个角度入手,不断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取得积极成效。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
学校自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体宣传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宣传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主动服务于学校改革发展大局,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为学校建设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氛围。
一方面,宣传意识明显增强。学校党委自学校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始终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自2008年6月学校首届宣传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校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宣传工作的意见》,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单位)各负其责、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全院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大宣传格局。各部门、各单位也逐渐转换了以往“只做不说”的观念,开始重视宣传工作,宣传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大大增强,能够主动与宣传部门沟通和联系,及时提供新闻稿件和新闻线索,并将其纳入到学校职能部门评估和二级学院评估的指标体系中。
另一方面,宣传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学校成立后,设立了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科,2007年机构调整之际,又设立了组织宣传部,具体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学校还于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从宣传阵地建设、新闻信息审核等各个方面规范了宣传工作程序。逐步构建起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单位积极参与,基层党组织和行政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全校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的大宣传工作格局。各部门、单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学校宣传工作整体面貌得到较大改观,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为树立学校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性。这既是指导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对我们认真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扎扎实实地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只有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切实加强对宣传工作的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单位提高宣传意识,将宣传工作纳入重要职责,加强同宣传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才能真正在全校形成人人重视宣传工作、人人关心宣传工作、人人参与宣传工作的良好局面。
●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讲好广外艺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凝聚起广泛的共识,促进作风建设持续深化。尤其是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尤其要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方式方法势在必行。为此,我校宣传管理部门依据上级部门出台一系列制度举措,严格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问责,在讲好广外艺故事上“深挖亮点、勤下功夫”,为推动学校各项改革发展措施落到实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宣传阵地不断扩展。学校自成立伊始,即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历经数次改版,版面设计越来越精美,栏目设置越来越合理,信息越来越丰富。校报也进行了数次改革,科学规划版面内容,注重策划报道要点,有效突出其作为学校党委机关报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投入,新建32块宣传栏,不断满足宣传工作的需要。借鉴互联网思维,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在全省高职院校中,首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平台。二是宣传工作成效突出。十一年来,学校宣传工作本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大局、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工作思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成就进行了及时、深入的报道,精心组织了重大主题宣传工作。2016年,我校报送的八篇新闻作品分获2015年度广东教育好新闻(好作品)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宣传工作的全方位、多题材、系列化推进,较好地起到了鼓舞士气、凝心聚力的作用,营造出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舆论氛围,为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与时俱进着眼新的实践,创新宣传平台建设
“快看!咱们的官微又更新了!内容太有意思了!”和广外艺的许许多多小伙伴们一样,广外艺应用外语学院2015级学生小吴热衷于关注广外艺官微,每天下午六点,准时打开手机刷微信、看消息已成为这群孩子们的“标准动作”。“我们学校的官微猴赛雷!”
我校历来重视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闻、引导舆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高校各项改革发展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及各种社会思潮凸显的矛盾,十一年来,学校着力加强宣传管理创新,以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作为重要平台和抓手,秉持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的原则,整合部门职能和媒介资源,致力于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一方面,深挖传统媒体的主力作用。十一年间,先后对校报、校园网等宣传工作的主阵地进行改版,使其版面设计更简洁大方,重点更突出,栏目设置更合理,信息容纳空间更大。尤其是2011年,对中英文双版的校园网页进行改版后,实现校内外信息分离,并与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相呼应。各部门、单位打造的各具特色的网站群落,定位不同,功能互补,起到了极好地整体宣传效应。
另一方面,彰显新兴媒体影响力。学校从2011年开始,在广东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官方微博。2015年,又紧跟潮流,打造官方微信平台。经过用心建设和维护,现有近3万余名粉丝,成为学校又一重要宣传阵地,对内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双向、快速、平等沟通和交流地平台,及时化解隔阂和误解,增进学校和师生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对外发布信息,展示学校良好形象。
此外,提升宣传队伍素质。学校高度重视宣传队伍建设,如今,学校已组建起一支由各二级学院宣传骨干力量组成的教师通讯员及学生通讯员团队,各二级学院也组建了学生宣传队伍。切实将学校宣传管理和服务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及时了解掌握师生的实际需求,在师生与学校之间构筑起相互沟通、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有效避免了宣传工作出现“盲区”和“真空”。通过每年都定期举办通讯员工作会议,组织专家讲座、点评稿件等方式,不定期组织宣传队伍培训。教工通讯员队伍和学生宣传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有明显提升,在学校宣传工作尤其是新闻报道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十一年春华秋实,十一年孜孜以求。忆往昔,11年来,我校宣传工作坚持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正面引导唱响主旋律”放在管理建设的首位,一以贯之,一贯到底。学校校报连续多年获得“广东省高校优秀校报”称号,多项作品获得全国及省高校校报优秀作品奖。校园网新闻作品获“广东省教育好新闻”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看今朝,落实主体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加强校园网络阵地管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建设,要求各级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负总责,强调各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学校党委牢牢掌握宣传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坚决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要求落到实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放松,不断强化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在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功夫,构建了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宣传工作新格局。对内,凝心聚力,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对外,打造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美誉度。智慧的广外艺宣传人正旗帜鲜明地树立阵地意识,以更加积极主动有效地建设、管理和使用宣传思想阵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创新管理建设,续写着新的辉煌篇章。
(党宣:曾妍 /文)